在延安市新区第一小学的创客教室里,六年级学生李雨桐正用3D打印笔复原文昌阁斗拱结构。"以前历史课只能看图片,现在能亲手打印古建筑零件",这种教学变革的背后,是陕西基本数字技术有限公司构建的"教育数字工匠"培养体系。作为拓竹3D打印机陕西总代理,企业正以设备+课程+服务的三维赋能模式,破解西北地区创新教育落地难题。
教育装备迭代迫在眉睫
据陕西省教育厅2023年调研数据显示,省内63%的职校仍在使用十年前购入的实训设备,工业级3D打印机覆盖率不足12%。在宝鸡某职业院校的校企座谈会上,机械专业王主任坦言:"传统数控机床已无法满足航天精密零件教学需求,学生就业竞争力逐年下滑。
三位一体解决方案破局
针对教育痛点,公司推出"三维创客实验室"建设标准:
硬件配置:按师生比1:8配备拓竹P1P教学专用机,搭配智能空气净化系统
课程体系:开发"基础建模→工程应用→创新设计"三阶课程,融入秦岭生态保护等本土课题
师资培训:与西安交大共建教师研修基地,累计培养257名"双师型"骨干教师
2023年9月,公司与汉中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实施"青铜器数字化复原"项目。学生团队使用X1-Carbon打印机,成功复刻出误差小于0.1mm的何尊模型,该作品已被陕西历史博物馆纳入数字文物教学库。"通过参数化建模,学生既掌握了现代技术,又深化了文化认知。"项目指导教授刘伟表示。
数据见证教育变革
合作院校学生专利申请量从年均4件增至16件
2024年陕西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新增3D打印赛项
榆林工业学校毕业生起薪提高35%,进入西飞集团等龙头企业
在产教融合政策东风下,陕西基本数字技术有限公司已构建起覆盖K12到高职院校的服务网络。"我们正在开发秦腔脸谱建模课程包,让科技创新与文化传承深度融合。"教育项目部总监陈明透露,2024年将启动"百校千师"计划,为西北地区培育数字化制造新生力量。